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研制的生物相容性粘合剂利用水分稳固设备,且不刺激皮肤。
可穿戴设备彻底改变了医疗保健模式,使人们能实时监测血糖、心率和睡眠模式等关键健康指标。然而,长时间佩戴葡萄糖监测仪或心脏监护仪常导致使用者皮肤瘙痒发炎。
如今,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亲肤粘合剂,有望为数百万医疗可穿戴设备用户改善使用体验。
汗水增强粘附力
这种新型粘合剂基于聚电解质复合物(PECs) —— 与传统溶剂型粘合剂相比,这种水性粘合材料能更温和地贴合皮肤。市售粘合剂可能引发皮疹、红肿和炎症,而PEC配方不仅能减少刺激,在接触汗液等水分时粘附力反而更强。
"据我们所知,此前从未有人将PEC用作医疗可穿戴设备的粘合剂,"项目负责人、机械工程系教授杰米·格伦兰博士表示,"我们研发并获得专利的PEC材料,其粘附强度可媲美3M泰格薄膜粘合剂,且不会引发常见皮肤不适。"
当前主流医疗可穿戴设备(如血糖仪、心率追踪器和睡眠监测仪)普遍采用疏水性压敏粘合剂。这类粘合剂通常由丙烯酸酯、甲基丙烯酸酯或松香脂制成,虽能确保传感器稳固附着,但因含溶剂成分易刺激敏感皮肤。用户长期佩戴后常报告瘙痒、皮疹和炎症等副作用。
温和抓附,强力粘合
相比之下,PEC粘合剂提供了无皮疹的替代方案。格伦兰团队发现,汗液中天然存在的盐分能随时间推移增强粘附力,这一特性使PEC特别适合现实环境中的长期佩戴。
"此项发现的突破性不仅在于舒适度,"格伦兰强调,"更在于粘合性能的提升。多数人认为水性粘合剂遇水会失效,但我们的材料恰恰因汗液增强粘性。"
该技术源于格伦兰早年在阻燃材料领域的研究,当时开发了用于泡沫、织物和木材的单锅法制备PEC涂层。意识到PEC的天然粘性在工业材料之外的价值后,团队将研究拓展至生物医学应用领域。
应用前景广阔
尽管研究仍处早期阶段,团队预见到PEC粘合剂在各类可穿戴生物医疗设备中的广泛应用潜力,尤其适用于依赖体表传感器的糖尿病、心脏病及睡眠障碍患者。
项目核心成员包括博士毕业生玛雅·蒙特马约尔和伊桑·艾弗森博士,以及负责生物相容性测试的生物医学工程系巴拉克里希纳·哈里达斯博士及其团队。研究由得克萨斯农工大学"精准先进技术与人口健康系统研究中心"(PATHS-UP)支持,并获美国陆军第二阶段小企业创新研究基金资助。成果已发表于《高分子快报》期刊。
如果朋友们喜欢,敬请关注“知新了了”!
配先查配资-认购返佣金有正规的平台吗-网上股票配资开户-配资什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